濟南腎病醫院腎內科專家介紹,血液透析至今仍是尿毒癥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。要進行血液透析,就必須有一條血管通路。
而對長期進行透析的患者而言,最佳血管通路就是內瘺,因此,可以說內瘺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。另外,人體可以用做內瘺的血管極其有限,而尿毒癥患者由于血管本身的病變及長期醫療過程中抽血、靜脈輸液等的影響,血管條件大多較差,因此保護內瘺血管就顯得更為重要。
血液透析患者應該學會自我保護內瘺,延長內瘺使用壽命。以下幾點需注意:
(1)從發現腎衰竭并估計以后將行血液透析治療時開始,就應該加強手的功能鍛煉,并避免在將行內瘺手術側肢體進行抽血及靜脈輸液。
(2)內瘺手術后,局部及手背可能會出現浮腫,應適當抬高內瘺側上肢,并觀察內瘺處血液是否通暢,嚴重水腫者需請醫生診治。
(3)內瘺處拆線2~3天后,可逐漸增加手的運動,如反復做握拳動作或捏彈力圈,使局部靜脈充盈。
(4)平時盡可能避免肘關節長時間屈曲如睡眠時雙手抱頭、放在枕后或長時間采取內瘺側臥位,將影響內瘺血管的血液循環,而導致內瘺栓塞。
(5)內瘺血管僅供血液透析用,內瘺側要避免靜脈輸液、抽血,內瘺側上肢要避免提重物。
(6)禁止在內瘺側測量血壓,并避免穿小袖口的衣服,以免影響血液回流,引起栓塞。
(7)每次透析完畢壓迫止血時應位置準確,動作輕柔,使用繃帶者包扎不能太緊,并應按時去除。
(8)發現內瘺穿刺處滲血可予局部壓迫至血止為止。仍不能止血者需考慮是否存在高血壓及凝血功能異常,應及時前往醫院診治。皮下有瘀血存在時,待24小時后予肝素鈉軟膏外敷或紅外線照射,促進瘀血吸收,防止局部瘢痕形成。
(9)發現內瘺穿刺處有紅腫現象,大多為局部感染,應請醫生處理。
(10)每次透析時脫水太多,可造成血液濃縮,加重高凝面形成栓塞,因此兩次透析間期體重增加應控制在2kg以內。有病情溝通的可微信找小復先生。